教学安全须知

1、 集会或集体活动时,上下楼梯不得拥挤、推撞,一定要做到有次序行走。若出现鞋带松散或其它不适情况,应及时退出到无人区域进行处理。
2、 不能在楼道、梯间进行体育活动和追逐打闹。严禁将易燃、易爆、尖刀等物品带入校内及课堂。
3、 按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教室内的饮水机、空调、电视机、电脑等电器,使用前应事先检查电源插座是否安全可靠,发现不安全插座应立即停止使用。教室内的消毒灯必须由老师指定的、专门负责的同学开关。
4、 体育课、运动会及课外活动课时:
① 全面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若身体欠佳、患病或患有心脏疾患(如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或暂时不宜从事体育锻炼,应及时向老师说明情况,自己把握好运动强度,加强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督。
② 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皮鞋上课,以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等情况。准备活动要充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免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肌肉、韧带拉伤。不带金属物件、小刀等尖利物品上课或参加活动。
③ 在上体育课时要认真检查场地和各种器械,比如:单杠、双杠是否牢固,跑道、跳远沙坑、球场等是否平整,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危险性的投掷项目(如铅球等),训练期间必须有老师在场指挥和保护。
④ 开展各种比赛应注重“安全第一”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比赛中要遵守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遵守体育道德,注意人身安全,动作不能过大,严禁比赛中出现故意踢踹、打架斗殴等过激行为。
⑤ 掌握如何预防运动创伤和发生运动创伤后的一般急救办法。
5、 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时:
① 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不能擅自操作与本次实验无关的实验内容。
② 实验室所有药品,包括蔗糖、食盐等绝对不能尝试,不得把食品、饮料、餐具等带入实验室,做完实验后注意洗手、消毒。
③ 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若有有毒气体产生和易爆的实验,一定要小心谨慎。
④ 进行电学实验时,应检查使用电源规格,检查电线是否有破损口,电器是否带电,如发现应及时更换,绝不允许带电操作,特别是进行照明电路安装实验时,尤其应注意触电事故的预防。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⑤ 使用各种药品应注意其性质,防止过量伤人事故的发生。药品使用后,绝不能把药品带出室外,不能将各种使用后的药品混合。
⑥ 生物实验课使用刀片、解剖剪等利器,应谨慎使用,不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⑦ 熟悉实验室事故的一般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6、进行教室或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时,不要攀缘他物擦拭玻璃、电扇、电灯等。参加劳动时,劳动工具不能用于玩耍,使用劳动工具应注意安全,不能伤及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