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是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130万人口的大县,有中小学校633所,教职工近1.2万人。多年来,我县采取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6%、91.6%、70.5%,师资培训工作在全省居先进行列。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即重学历达标,重业务进修,轻师德师风,甚至认为师德是一把软尺子,在管理中把师德考评作为“附件”、“软件”的现象,我们进行了理性思考,并专题开展了师德建设大学习、大讨论。经过学习、研讨,大家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了高度共识。
在加强师德建设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动员教职工全员参与,雷声大,雨点也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02年7月开始,我们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县中小学教职工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师德教育活动,制订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县、乡(镇)和学校层层成立了师德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均由各单位一把手挂帅。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宣传学习阶段。我们编印了专题学习材料1万多册,发到每位教职工手里。分层次召开动员大会,部署活动的开展。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学校和社会大造舆论声势,形成强烈氛围。干部教师学习热情高涨,写出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举行了师德知识测试、辅导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学习笔记展览等。二是对照检查阶段。对照师德规范和上级要求,采取个人查摆和师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查出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整改思路。为防止走过场,我们及时召开了转段会和工作调度会,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动员报告,教育局党组成员带领股室人员联系基层,分片督查指导。查摆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自我批评为主。三是整改提高阶段。根据查摆的问题,在工作中逐项改进改正。四是总结表彰阶段。要求每人写出这次活动的自我总结,学校评议通过,乡镇教办或县直学校签署意见后,报县教育局存入个人档案。逐级评选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并予以表彰奖励。活动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全国优秀班主任来作专题报告,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作用。
一位老教师说,这次活动在我思想深处不亚于一场地震,再不猛省前非,提高自己,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一位平时喜欢打麻将的青年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幸亏进行师德教育,要不然,我这一身毛病,以后谁聘我。要下岗,我准是第一批。有的教师谈到对学生的伤害,后悔得泣不成声,说:“我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在他的心灵上终生留下阴影,自己当时却浑然不觉。”一些应邀参加查摆会的学生家长和乡村干部也说,没想到老师们动了真格的,从中我们看到了教书育人的新风尚。
《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