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是发展性心理辅导,即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人本主义心理理论的引领下,,采用班级辅导、小团体辅导及个别咨询等多元的辅导措施,并通过支持、保障等网络系统,提供一些对学生成长必要的经验,以达发展学生自我潜能,完善学生人格之目标的辅导活动。
本学期,心理科组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数据显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焦虑、抑郁、强迫、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困扰;成长比成才更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健康美满及幸福快乐的源泉。根据学校领导指示,从上学期开始,学校三个年级均开设心理课。高一、高二个年级每班每周0.5节,分单双周上课;高三年级每班每月1节,主要利用班会课。因为学校现有三个心理老师,分年级包干,高一年级以罗玲子负责,高二童平香负责、高三马菁负责。高一年级辅导主题:学校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高二年级辅导主题:情绪与压力管理及青春期情感;高三年级辅导主题:高考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要求心理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组加强教研活动。
二、高一年级破冰活动
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面对陌生的新同学、新环境,内心容易产生紧张、孤独等焦虑情绪,减缓心理压力,加强同伴交往,消除内心戒备与隔膜,增强信任感与信赖感,帮助新生迅速适应新学校、新生活,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学期,心理科组将利用社团活动或军训活动时间,组织各班开展一些以“和谐团队建设”为主题的体验性心理活动,通过破冰游戏,帮助同学迅速融入新集体,热爱新生活。责任人:马菁
三、学校《心灵之窗》小报
每月一期的《心灵之窗》小报是我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体,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心灵之窗》小报将扩充版面,丰富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更多地吸引广大学生及家长读者。报纸要求每月编发一期,每期突出一个主题,内容及语言风格贴进校园生活。责任人:罗玲子。
四、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上学期,心理科组顺利完成2013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本学期9月份,心理科组需要完成2013级学生心理档案建档工作,10月份,对2014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要求本学期必须完成普查及建档工作、心理健康评估报告;召开级组会,通报心理普查结果,在尊重保密的基础上,与班主任、家长及时沟通,加强心理特异学生的心理辅导。责任人:童平香
五、心理社团活动
学生心理社团是朋伴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续期,心理社团活动主要为两项内容:一是组建和培训高一年级班级心理委员;二是在不同学段开展不同主题的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间仍然定在每周社团活动课,要求培训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形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效果保质保量。负责人:马菁。
六、心理中心值班
依照惯例,心理中心全天24小时值班,四位心理老师轮值。要求值班老师耐心接待学生来访,做好值班登记及个案记录,加强问题学生心理跟踪,科组两周召开一次督导会,汇报交流心理辅导情况。负责人:马菁。
心理科组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