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一学期又将过去,本学期是心理科组工作突破与发展的一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以及大力推动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比较大的动作,在继承原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如下:
一、三个年级均开设心理课
本学期,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全开心理课,高一、高二每个班每周0.5节,高三每个班每月1节,这在我校心理健康工作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变革,足见领导对心育工作的重视。为了保证心理课教学效果,心理科组实行责任分工、包干到户,高一由罗玲子负责、高二由童平香负责,高三由马菁负责。领导的支持是动力,工作量的增加是压力。三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地备课上课,心理课颇受学生欢迎。但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课程内容设计及模块衔接方面有些问题,需要今后改善,最后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龙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二、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培训
为更好地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并及时了解各班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加强学生与心理老师的联系,本学年各班均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岗位,每班选派一名积极阳光、乐于助人、积极阳光的同学担任该职。本学期心理中心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6次,通过理论学习、活动体验、案例分析、量表测评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基本常识及助人自助技能。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本学期学校各类活动冲突较多,预计的培训内容有几个模块没有完成。
三、完成高一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5月份,心理中心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并向学校提供了2013级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报告。测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近30%,抑郁、焦虑、强迫三项指标偏高,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个别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中心将加强对全年级学生心理保健教育,对个别心理特异常学生加强心理辅导。
四、加强全校心理特异学生排查
本学期,心理中心还通过年级组、班主任渠道,对三个年级心理特异学生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三个年级共上报名单40余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内向、上网成瘾、亲子冲突、孤僻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心理老师与心理特异学生及家长、帮助任保持经常联系沟通,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关注及心理疏导。
五、编发八期《心灵之窗》校报
本学期,心理中心编发了8期《心灵之窗》校报,涉及同学友谊、异性情感、考试焦虑、时间管理、高效学习等多个主题。美编图文并茂,文本生动有趣,较受学生欢迎。
六、严守心理中心值班制度
心理中心全天(8:00—22:00)开放,高考期间,心理中心24小时值班,为学生提供最温馨、最及时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心理中心共接待近200名学生及家长咨询,并对4名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介。大部分学生在心理老师耐心、细致、专业的心理疏导下,走出心灵的困境,重塑积极健康阳光的自我。
当然,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与完善,心理科组的同事会更加努力!
龙城高中心理科组
201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