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 学会交往
龙城高级中学德育处 2006年3月
一、 教学目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正处于人生春天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学们在这一个时期将变化面临巨大和多种危机。我校作为全寄宿制学校,同学们突然从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下,走向了集体生活,要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让自己的在校生活安全、充实和愉快,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课的目标就在于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行为;珍惜生命,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安全度过高中生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马加爵悲哀的人生;
2、 高中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维护青春期和自我心理安全;
3、 高中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愉快地度过高中校园和内宿生活。
三、 教学准备:
1、 收集高中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以及人际关系导致的悲剧故事一批;
2、 马加爵心理分析;
3、 多媒体教学课件;
4、 钢琴曲《眼泪》。
四、 参考教材:我校德育处编发的《学生安全教育手册》。
五、 教学时间及类型:1课时,45分钟,班会课。
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总体设计]本课将以从另一种角度分析的马加爵悲哀人生为主要导线,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本课主题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的重要意义;同时将向学生讲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际交往特点,与学生一起阅读分析《学生安全教育手册》中《青春期安全》、《心理安全》、《内宿安全》、《交往安全》中所列举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程:时间5分钟。
[教师导语]同学们,两年前2004年2月上旬,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杀人案件,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2岁的马加爵同学,因为被3同学怀疑打牌作弊而发生争执,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名声受到诋毁,于是残酷地杀害该3同学和同宿舍的另一同学,潜逃抓获后被执行死刑。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许多人也许已经忘记了此事。从道德的角度来讲,马加爵的确是一个罪不容诛的罪犯。但是,今天我将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马加爵事件,下面让我们来阅读马加爵的《长恨歌》。(师生一起在钢琴曲《眼泪》中阅读马加爵的《长恨歌》)
【思考回答】请学生思考后回答:阅读了马加爵的《长恨歌》,你认为造成马加爵短暂而悲哀的人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 对马加爵悲哀人生的分析:时间15分钟。
【教学设计】本环节主要通过对马加爵悲哀人生的分析,促使学生得到启示。学生先讲,教师给与分析总结。
【教师观点】导致马加爵悲哀人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 较为内向、孤僻、敏感的性格特征,使他形成了强烈、压抑、钻牛角尖的情绪特点和他在情感方面强烈的报复之心,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化解,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走上了伤人害己的不归路。
2)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造成较强的自卑心理,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当出现这件很小的同学之间的纷争,就彻底摧毁了他的自尊体系,导致他下了杀人的决心。
3) 理想化的自我成长经历,造成他“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使得他不懂得与人交往,知心朋友非常少,无法融入同学的圈子,缺乏同伴的关心和爱,以致对同学的生命不尊重。
4) 不健全的家庭教育,使得他在缺乏心灵交流和爱的环境中成长,造成他扭曲的人生观,不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无奈。
5) 不关注自己的心理发展,不懂得求助,丧失了他获得新生的机会。
【教师观点】马加爵悲哀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1) 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调控自己的行为,在日常行为中扬长避短,尽量减少个性中的不良因素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康成长;
2) 学会处理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安全度过高中时期的必要保证;
3) 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懂得与同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愉快生活必须的条件;
4) 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是培养自己健全人格最好的方法;
5) 学会求助,就是在遇到困难时给生命的第二次机会。
【说明】马加爵案件的相关背景资料见补充教学资料部分。
(三) 高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健康地成长:时间7分钟。
【教学设计】本环节主要向学生介绍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困难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中有的内容将由学生自行阅读,教师主要讲解增加内容。
1、高中生心理特点:(可讲可以不讲)
1) 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3) 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
4) 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5) 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6) 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7) 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8) 对异性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隐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如处理不好,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
9) 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但由于社会结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10) 对职业的选择出现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
2、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安全问题:
[教学设计]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本环节在于让学生知道高中生可能会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困扰,结合学生特点和马加爵的案例,向学生介绍自卑心理的处理,学生可以阅读《学生安全手册》上的“心理安全”部分和“青春期安全”部分。
[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动机缺乏、厌学心理、考试焦虑;
2) 人际交往问题:社交恐惧症、人际孤独、人际冲突;
3) 自我意识问题:自卑心理、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等;
4) 个性心理问题:偏执个性、强迫个性、依赖个性、回避个性等;
5) 情绪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
6) 高中生不良行为:偷窃行为、逃学行为、说谎行为、吸烟行为、上网成瘾等;
7) 性心理问题:性意识困扰、性冲动和性行为问题、异性交往问题、性心理障碍;
8) 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适应不良、家庭环境适应不良、班级竞争的适应不良;
9) 高中生应激事件:考试及升学打击、失恋、患急重病、自杀。
3、高中生自卑心理的形成、表现与处理:(该部分详细的资料请阅读教案补充资料部分)
1) 自卑的感念: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孤独的情感,严重地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
l 对自己生理素质的不满而产生的自卑;
l 对自己社会条件的不满意而产生的自卑:
l 对自己能力的不满意而产生的自卑:
l 理想自我与现时自我相距太大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l 外界环境的不当评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l 自卑的形成与气质、性格有关:
3) 高中生自卑心理的克服;
l 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要克服自卑,就要正视自卑。
l 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l 修正理想的自我,调节抱负水平:
l 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对抗自卑感:
l 利用补偿作用克服自卑:
l 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克服自卑:
(四) 高中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间:7分钟。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 交往要有选择,要善交益友,即那些能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早在唐朝时魏征就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 不交损友,乐交诤友。
3、 学会与人相处,室友之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相互协助、互相鼓励;
4、 尊重他人,不散布他人隐私或开可能导致他人精神受到伤害的玩笑。不损害室友利益、不在室友背后说坏话。
5、 不参与打架斗殴,不欺负其他同学。
6、 提高个人修养,多谈论理想、信念、志向、学习、国家大事、集体活动;
7、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心胸豁达。我们都知道海纳百川,海洋是宽阔的,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然而比天空更宽阔的却是人的胸怀。当同学间有矛盾时,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
[高中生与异性正确交往的方法]
1. 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危害:如严重影响学业,失败抱恨终身,偷吃禁果尝苦果,误入歧途犯罪错,对心理发展不利等。学会用理智战胜不成熟的爱情。
2. 多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分散喜欢一个人的注意力和避免将注意力放在与性有关的方面。集体活动可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同时也能淡化对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
3. 讲究拒绝艺术,尽力维护对方的自尊。语气一定要委婉,但态度一定要明确,拖泥带水、吞吞吐吐可能对对方的伤害更大。
4. 矜持理智,强化自制力;
5. 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观念,懂得抵制性诱惑,保护自己;
6. 学习有关的性知识,减少性无知带来的伤害。在双方感情失控的情况下,应该懂得使用避孕方法来防止怀孕,如用口服避孕药,使用安全套等。即使在事前没有采取避孕手段,则应在事后立即服用避孕药,实行紧急避孕法,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更要注意从中吸取教训。
[人际交往补充资料]
案例一:某重点中学高一的袁同学听别人说本班同寝室的丁同学扬言要找人打他,非常恼火。当晚晚修结束后,袁同学冲到丁同学床前,对他大打出手,并威胁恐吓丁,还有几个同学在一旁围观。事后,袁同学和那些凑热闹的同学都受到了纪律处分。
原因分析:1、袁同学偏听偏信;2、缺乏理智感,太冲动和感情用事。
案例二:失身的代价。(见《学生安全手册》78页)
原因分析:1、没有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度,过早地坠入感情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2、缺乏自制力,行为轻率。
3、缺乏有关的性知识,不懂得避孕和自我保护知识:
(五) 高中生懂得心理求助的重要意义;时间7分钟。
1. 帮助正常的、健康的、无明显心理冲突的同学,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以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
2. 帮助在生活、学习中有各种烦恼,有明显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同学,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3. 帮助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的同学,进行心理治疗, 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六) 全课小结:时间2分钟。
[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每一个高中生都将要面临心理上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在高中阶段,随着注意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你们的智力水平将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意志动机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增的强,你们将逐渐提高掌握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但是,你们仍将在认识自我方面、情绪控制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独立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独立面对的危机。
我校作为全寄宿制学校,同学们突然从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下,走向了集体生活,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学习和内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让自己的在校生活安全、充实和愉快,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今天这节班会课,就是要和同学们谈一谈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的重要意义,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事例让我们感到悲伤,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
成长的岁月有痛苦、有泪水,也有欢乐、笑脸。生命象花一样美丽,但比花更有意义。愿那如花的季节、如花的岁月成为同学们心中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希望同学们健康快乐地走好青春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