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位女孩命运寻找着答案(组图)
http://www.sina.com.cn2005年01月24日02:08山西新闻网
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看守所,有一位不久前因故意伤害致死人命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的女犯人,她叫张君慧,山西省榆社县人,被捕前是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级学生。她的案情蹊跷又离奇:男友强行对其非礼,她挣扎反抗时,将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捅了出去。这一刀,男友命赴黄泉,她锒铛入狱。
判决之后,许多人都说对她的量刑过重,她的老师同学为她求情,甚至她男友的父母也多次请求法院对她宽大处理;已年过七旬的甘肃省政法学院教授、资深律师杨子明更是挺身而出,无偿为其辩护,坚定地认为她是无罪的,应予以释放。
她究竟是怎样一位姑娘?那无情的一刀又是如何举起的?
2005年1月,在北中国凛冽的寒风中,记者奔赴兰州,为这位山西女孩的命运寻找着答案。A同窗三载情意笃
除了律师,还没有探视者被允许见到张君慧,即使是家乡来的亲人。他们只能将生活用品和书籍托管教人员带进戒备森严的看守所。微弱的阳光从一扇小窗户射进来,看守所的一间平房里,六七个在押女犯正围坐在一起剥百合(百合是兰州名产),另外一些女犯在缝毯子,这是她们每天的主要劳动。
接见室门外传来一声细细的“报告”声,得到许可后闪进一个娇小的身影。剪发,素色毛衣和运动裤,单纯的眼睛,她就是张君慧。得知我们是记者,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山西老家赶来看她时,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张君慧9岁丧父,家境贫寒,可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很好,2000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在班里成绩优异,每学期都拿最优奖学金。
谈到死在她刀下的男友李小勇,她泣不成声。从她时断时续的诉说中,我们得知,李小勇出身甘肃省甘谷县农民家庭,与君慧同一年考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始终保持着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一直担任本班班长。
同系,同课堂,相似的家庭背景和共同的理想,使两颗心越走越近。君慧这样对我们描述李小勇:“大姐,你们应该知道,现在的大学校园也不纯净,但他有许多好品质。他对朋友特诚心,不撒谎,而且特疼父母。有一次我们在一起时,他很不开心,一句话也不说,晚自习时他哭了,说给家里打电话时,他妈妈没来接电话,妹妹告诉他,母亲为了兄妹三人的学费到外地帮工去了。他觉得自己给家里添了负担心里难过。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
两人都打算报考本系系主任朱彦鹏的研究生,常在一起复习功课。君慧想和小勇先考研,再双双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等有了一份好工作后,再把老母亲接出来……如此要好的一对儿恋人,怎么会发生后来的悲剧呢?

B一念之差阴阳隔
给张君慧下达的《刑事判决书》中说:“2003年3月29日,张与其男友李小勇在该大学3号教工楼西侧小树林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李小勇左胸捅了一刀。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张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因琐事发生口角”,那是什么样的琐事呢?
兰州媒体报道这件事时这样说:“张君慧性格比较内向,而男友却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坐到他的腿上,她觉得难为情便拒绝了,两人为此不快。男友扇了她一个耳光,进而将她推倒在地,她起身要回宿舍,男友却抓住她的双手不让她走,在这种情况下她抽出了水果刀……”
“我们不愿意让你再回忆那个黑色的日子。可我们必须得问,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君慧痛哭起来……
那黑暗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2003年3月29日是个周末,下午5时多李小勇给张君慧打电话,叫她下来吃饭,还让她带上书包,吃完饭一起去上晚自习。君慧那天特别烦躁,她不想去上自习了,两人就朝科技馆前的小树林走去。一路上她不愿开口说话。细心的小勇为她带了坐垫和一杯水,最后他们停下来坐在石凳上。不远处有同学们在玩。
那天特别热,大家都换上了薄T恤。两人并肩坐在一起。接下来的事,张君慧只低头说了一句:“他突然变得陌生和可怕,就像一个魔鬼!……这么久了,我不愿再想。详细情况你们问律师吧。”
她跳过这段,继续说:“高中起我就习惯身上带个钥匙串,上头有把小水果刀。我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冲他就是一刀。只觉得他突然间松了手。我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头发就走了。走出50米远,听到他喊我,我没搭理。他又连续喊了几声后,我转过头,见他手捂着胸口,衣服上有一滩血。我吓得声音都颤了,跑过去扶他,还一再道歉说‘对不起’,我搀着他走过草坪时他就倒下了。我跑去找医生,当时我想,只要止住血就没事了,向医生要了点纱布又返了回去,他身边已围满了人,他也不能再说话,一直喘着粗气。我掀开他的衣服,将纱布放在了他的伤口上。”
后来,救护车到了。君慧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小勇还在抢救时,等在医院外的张君慧就预感到了某种凶险。闻讯赶来的老师们安慰她“不要怕,会好的”,而公安局的人已经来了,带走了她。第二天,辅导员老师陪着君慧进了看守所,从此她再未回来。
李小勇当晚就死在了医院。而君慧直到当年8月才从律师那里得知小勇撒手人寰的消息。
“办案人员来过好几次,每次都说李小勇已经好了,休学回家养着呢。我就一直等,我想,他一睁开眼就会把一切说清楚。到下半年律师来说他不在人世了,我就像雷击了一样,脑子一片空白。”
“来看守所的路上,辅导员老师一直对我说,君慧,你是学校的骄傲,我们会尽全力救你出去。你相信老师不?我机械地点头,可心里根本不信,虽然所有的老师都很喜欢我,但这次我捅了人,又不是做了什么光荣的事,哪儿还会是学校的骄傲?”
一阵沉默后,张君慧流着泪反复说:“我觉得最受伤害的是小勇的爸爸妈妈。毕竟我还活着,我妈妈还能见到我,他也是个好孩子,可他父母永远见不到他了!……如果有机会,我会好好生活,能工作的话,我将来要赡养小勇的父母……”C命运多舛众人怜
2004年2月25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君慧有期徒刑15年。这已是从轻发落了,原因是“鉴于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一般,并参与抢救,被害人亲属亦请求从轻判处”。
案发后,兰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曾联名上书为张君慧求情,该校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朱彦鹏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未曾谋面,只是通过电话,但张君慧提起李小勇的父母充满了感情。“如果我是小勇的父母,不一定做得出来(指为自己求情)。他们很伟大。我对他们,不全是感激!”
李小勇的父母曾向法院写过4次请求信,信上说:“请求贵院给予张君慧从轻从宽处理,因为她根本没有害李小勇的心;请求兰州理工大学予以保留张君慧的学籍,让其继续学完大学课程。张君慧杀人出于偶然,确实属于误伤……出事后她多次请求让她看看小勇,由此可见他俩感情非同一般;一个人一生上大学的机会并不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极不容易,更何况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这是我们发自肺腑的请求,敬请贵院慎之又慎,予以考虑。”
15年的牢狱之灾,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见过致李小勇死亡的那把水果刀的人都不相信,那不足半寸的薄刀片竟会置人于死地,而命运偏偏那样残酷!尸检报告中说,李小勇“系被他人用单刃刺器刺破心脏致心包填塞而死亡”。李小勇被捅的部位被外科医生称为人体“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只要一个小口子,血管就会自动扩张,15分钟内必死无疑。
而君慧的妈妈李翠英认为这就是女儿的命。在榆社县一贫如洗的家里,这位中年守寡的家庭妇女将一锅杂粮面条从炉子上端下来,不断地伸出衣袖抹眼泪:“早就有人告我说,娃这名字不吉利。她大二那年带李小勇回家来让我见见,我觉得李小勇这名儿也不好。就给她改了‘颢竞’,给小勇改了‘松姗’。可户口本上还没改过来……唉,也跟我有关哪,从小我就吩咐娃,要好好学习别弄其他的,否则名声不好!孩子一直很保守……”D法不容情留疑案
看得出来,无论当时在法庭上,还是时隔这么久面对记者,张君慧心里一直有个说不出口的障碍。这难以启齿的事情,我们在2004年8月10日她亲笔所写《关于我的案件的事实经过》中找到了答案:
“……没说多少话他(指李小勇)便硬要拉我坐在他腿上。我不从,他就有些生气,在反复要求达不到目的之后,他特别生气,指着我骂:你一辈子就这样,一个人呆着去!然后一甩头离开了。过了一阵子他又返回来,当时天色已晚,我正把玩着那串钥匙,他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双手搭在我肩上,我吓了一大跳,挺生气,就说,你干嘛呀,你不是走了吗?回来干啥?他不答话,用身体动作表明他要搂抱我、吻我。我反抗,他打了我一巴掌,接着把我推倒在地,还向我身上扑来。我挣扎着爬起来,他又一次将我搡倒,并做出要同我发生两性关系的动作。出于无奈,我拼命想要摆脱,在摆脱不成的情况下,掐了他的腿还狠命地抓了他的腿,他仍然不停止,还撕扯我的内裤。我羞愤交加,就冲他喊:你不放开信不信我会捅你!……”后来悲剧就发生了。
“以上情况,以前在审讯中有的说了,有的因害羞没说,还因为一开始我听说他还活着,想顾全他的面子,相信他身体好起来后会自己说明白的,没想到他已不在人世,而我又一直以为办案人员会查明真实情况,会保护我,结果一错再错。现在我不能再错了,要说实话,我的行为从主观到客观都是面临重大人身侵害时的正当防卫,请法官核实后还我清白。”
张君慧为自己提出了上诉,请求宣告无罪。
她的打破沉默是从杨子明律师的介入开始的。
杨子明,甘肃政法学院教授,71岁,江苏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曾任甘肃省政协常委。张君慧案引起了杨子明的关注,他给兰州理工大学的王智平书记去了电话,愿意以零收费受理此案。德高望重的老律师主动提出为张君慧辩护,这是校方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是要求减刑,而是无罪释放!”在电话中杨子明苍老的声音显得很激动。
张君慧曾交给杨律师一本在看守所中写的日记,日记中用了很大篇幅记录羁押生活及对过去的回忆。其中的两句话给杨子明提供了线索“他做
了一个轻浮的动作”。什么轻浮动作?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张君慧终于开了口:“他强行摸了我的乳房!”这成为杨律师据理力争的一个砝码。另一句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叫他负责任”,这说明张君慧始终抱着宁肯自己吃官司,也不让小勇名誉受损害的想法,而在口供中有所隐晦。这种一厢情愿,使案件的审理受到了干扰。
杨律师认为他有充分的理由打赢这场官司。“张君慧究竟是罪人还是被害人?要让证据说话!李小勇的尸检报告被当作张君慧有罪的证据,其实恰恰相反,李小勇身上有6处伤情,其中4处是腿上的抓伤和掐伤。这说明两人曾发生过从比较缓和到比较激烈的搏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搏斗?请问,李小勇两度强拉硬拽张君慧坐到他怀里是什么行为?他第二次强拉张时还做了个‘轻浮的动作’,这动作是什么性质?在强拉未逞的情况下扇了张君慧耳光又把她搡倒在地,这又是什么行为?这些足够证明‘被害人’在猥亵申诉人后,变本加厉实施强奸行为招致正当防卫。一个女孩子,在对方实施性侵害时不做反抗,那她该怎么办呢?”
“研究张君慧的案子,使人觉得既冤枉又可悲。冤枉的是,两审法院把法律鼓励的正当防卫当作故意伤害定罪判刑,可悲的是,一位大三女生在遭到性侵犯时反应得当,而到案后一度糊涂。而作为断案的法庭,不能只轻信口供而不重证据,那不是跟着一块儿糊涂吗?”杨律师决心为张君慧洗清冤情。
2004年3月,也就是一审刚刚结束时,杨子明就为张君慧申请取保候审,希望能先让她顺利毕业。未果。在张君慧提出上诉后,2004年10月,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以维持原判驳回了她的上诉。
目前,杨律师已将申诉材料送至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手中,他说他绝不放弃,要不断奔走申诉,直至张君慧无罪释放。(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